四系:
飞行器工程系:创建于1958年,在飞行器领域创造了新中国多个第一:第一代反坦克导弹、高空探测火箭、大型野战火箭和防空导弹等武器系统。近年来面向国防高精尖装备前沿需求,在精确制导、深空探测、无人机、在轨服务、智能集群等领域取得了一系列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创新性成果,深度参与多型阅兵装备研制,获得多项国家级科技奖励。拥有国际联合实验室,国防重点实验室、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工信部重点实验室、北京市国际科技合作基地等一批重点科研平台,国家武器系统虚拟仿真和北京市航空航天工程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等重点教学平台,“飞行器设计与工程”专业获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以飞鹰队、航模队为代表的本硕博学生团队在国际无人系统顶级赛事屡获佳绩,培养数百余名型号总师和行业领军人才。
发射与推进工程系:成立于2010年6月,前身是始创于1958年的火箭发动机专业和发射技术专业。设立“航空宇航推进理论与工程”、“航天发射科学与技术”两个二级学科,以及“飞行器动力工程”、“武器发射工程”两个本科专业,分别获批国家级和北京市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航天推进理论与工程方向由侯晓院士领军,主要开展固体火箭发动机、液体火箭发动机、冲压发动机和电推进等领域的科学研究,在推力可控固体发动机领域具有明显特色和优势,设计研发了多个型号导弹的动力装置并已列装部队,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军委科技委、国防科工局等领域的重大重点项目十余项。航天发射科学与技术方向聚焦飞行器发射系统总体设计、复杂发射系统耦合动力学和气体动力学研究,在大型火箭弹射理论、热发射技术、发射气体动力学方面具有明显特色和优势,在服务“长征-5号”航天工程、助力科技冬奥等领域,做出了重要贡献。发射与推进工程系始终以“传承红色基因、培育国防人才”为重心,培养了一大批包括省部级领导、院士、将军、大学校长、型号总师、行业骨干等在内的国家栋梁之才。
飞行器控制系:飞行器控制系成立于2010年6月,前身是1956年建立的控制系统与液压传动教研室和1957年建立的“导弹控制系统及装置”专业。飞行器控制系源于军工,专注飞控,秉承创新,矢志报国,经历60余载的建设与发展,形成了飞行器导航制导与控制、飞行器系统集成和仿真、飞行器集群协同控制和伺服系统控制与测试四大特色研究方向。飞行器控制系下设三个学科组(实验室):飞行器制导控制与仿真学科组(系统与仿真实验室)、飞行器总体与控制学科组(飞行器控制系统实验室)、伺服控制技术学科组(伺服系统实验室);负责本科探测制导与控制专业、研究生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学科飞行动力学与控制方向的教学和人才培养。飞行器控制系教师作为总师和副总师承担国家重大装备型号项目近20项,以第一完成人获得国家科技成果奖8项;主持研制的某重大武器型号,被称为“北理名片”,为国家领土安全做出巨大贡献,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
力学系:源于20世纪50年代成立的理论力学教研室和材料力学教研室,2008年北京理工大学进行学科调整,力学系与飞行器工程系和发射与推进工程系共同组建ld体育官网。力学系牵头负责力学一级学科建设,并具体负责动力学与控制、固体力学、流体力学三个二级学科建设。力学系还承担工程力学本科专业建设和全校力学公共基础课教学,工程力学教学团队被评为首届国家级教学团队,并拥有北京市基础力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北京市教学名师2人。当前力学系正力图实现科学技术研究的多学科融合与共同发展,积极服务于国防、航天科技和其它工程应用等领域,努力培养高水平创新人才。
四所:
深空探测技术研究所:深空探测技术研究所是北京理工大学于2009年成立的、面向深空探测领域的专门研究机构。研究所现有骨干力量包括教学科研一线教师15人(教授7人、副教授5人、助理教授3人),博士后3人,博士生、硕士生67人。研究所主持深空探测领域的国家973、重点研发、863重大/重点、国家自然基金、民用航天和国防基础科研等纵向项目40余项。面向深空探测重大工程迫切需求,开展深空自主导航与控制、自主管理与规划、轨道设计与优化、行星着陆与返回、小天体探测与防御、分布式系统模拟实验与可视化仿真等理论方法和创新技术研究。建成了国内一流的深空自主导航、自主规划、自主控制、轨道设计、深空环境与可视化仿真等地面模拟仿真实验平台。在国内外重要期刊上发表论文200余篇,授权国家发明专利100余项。研究成果应用于我国月球探测、火星探测和小行星探测等国家深空探测重大工程,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1项,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4项、二等奖5项。
空间结构动力学与控制研究所: 空间结构动力学与控制研究所成立于2009年,学术带头人为胡海岩院士。研究所现有骨干力量包括教学科研一线教师7人(教授4人、副教授3人),博士后3人,博士生15人,硕士生16人。实验室以国家重大航天工程需求为牵引,主要研究:空间结构(卫星天线、太阳翼、薄膜太阳帆与雷达、充气结构、抓取机械臂、智能软体机器人、超大型空间组装结构等)的动力学建模、计算与优化方法;空间结构动特性控制方法;新型空间结构设计方法;仿生多体动力学及其在航空航天、竞技体育、康复、医疗等领域的应用;开发动力学与控制软件;研制地面动力学与控制实验平台。实验室主持过我国航天动力学与控制领域首个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大型可展开空间结构的非线性动力学建模、分析与控制”,为我国首个大口径卫星天线的展开动特性设计提供了有力支撑,在力学“奥运会”—第24届世界力学家大会上,胡海岩院士作为全球动力学领域唯一的特邀报告,获众多国际著名力学家高度评价。团队教师担任多个国际著名期刊副主编/编委,田强教授获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国防科技进步奖二等奖1项。
分布式航天器系统技术研究所:分布式航天器系统技术研究所于2010年成立,现有骨干力量包括教学科研一线教师8人(教授2人、副教授2人、长聘副教授1人、预聘助理教授3人),博士后2人,博士生12人,硕士生19人。研究所一直以航天器在轨服务和空间碎片清除等国家需求为牵引,着眼于航天器动力学与控制领域的关键科学问题及技术难题开展深入研究。于2014年获批了“空间技术与社会发展”北京市国际科技合作基地,形成了一支专业化、年轻化、国际化的科研团队。团队承担了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863项目及科研院所合作项目等。研究所近十年获得了丰硕的科研成果: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1人、中国科协青年人才托举工程获得者1人、获军队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无人飞行器自主控制研究所:无人飞行器自主控制研究所成立于2014年,由北京理工大学与北京中航智科技有限公司联合成立。研究所现有骨干力量包括教学科研一线教师9人(教授3人,副教授4人,预聘副教授2人),博士后3人,博士12人,硕士32人。近年来,研究所根据国家战略需求和北京市通用飞机发展计划,制定了“优势互补、协同创新、技术引领、服务社会”的发展宗旨,制定了发展规划,将在平台建设、成果转化、科技合作、人才培养、国际合作等方面全面开展工作。研究所和中航智公司充分利用各自优势,面向国家及军用和民用领域的重大需求,联合论证、申报和共同承担各类科研项目。研究所致力于无人机科技的研发与应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瞄准无人飞行器控制领域的技术发展方向,面向未来发展需求,开展前沿技术研究,并致力于航空宇航领域的人才培养,力争实现“构建无人飞行器自主控制技术研发基地,打造引领行业的无人飞行器产品创新孵化平台,形成具有‘政产学研用’于一体的体制创新研发中心,锻炼一支协同创新的人才队伍,培养高端产业领军人才,建设理论与工程结合的创新型人才培养基地”的目标。